(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7日電)Facebook(臉書)最新手機購物調查行為發現, 84%台灣消費者總是手機不離身,而且在所有消費族群中,媽媽族群在成為忠誠顧客後,更願意和品牌互動及使用手機回購。 Facebook看準台灣指尖商機,今在台舉辦《Facebook Mobile Moves Commerce開啟無限商機論壇》,會中公布台灣最新行動商務趨勢,並分享消費者使用手機購物的行為歷程,邀請台灣品牌共同探索如何因應行動商務趨勢、精準掌握行銷。 Facebook大中華區行業總經理余怡慧表示,Facebook的使命是希望世界更加開放,連結更為緊密,這也意味著Facebook希望讓人們與他們喜愛、在乎的企業品牌連結。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,人們一天之中解鎖手機超過80次,其中,查看Facebook的次數為14次。 余怡慧說,行動生活已經出現了三大改變。第一,行動裝置改變了商業模式;第二,手機不僅改變人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,更改變了人們探索產品、和品牌接觸、尋找產品資訊、以及購買的過程;第三,手機改變了人們對品牌的期待和互動的經驗。 Facebook委託市調機構TNS調查《購買歷程解鎖:手機購物行為》發現,84%台灣消費者總是手機不離身,比起使用網頁,35%消費者更習慣使用App。這樣的現象也明顯反映在行動商務的成長,57%的消費者會更常使用手機網頁瀏覽商品,使用App逛街的消費者也高達54%。 此外,TNS研究發現台灣消費者有趣現象。一般認為網購年齡層較偏向年輕人,但在台灣,老年人的網購經驗持續上升。 調查也發現,在所有消費族群中,媽媽族群在成為忠誠顧客後,更願意和品牌互動及使用手機回購。台灣消費者對手機的高黏著度,造就品牌創造和消費者建立更直接接觸的機會,更能有效培養忠誠度。 行動裝置的普遍也加速購物流程的決策,71%的消費者會在店內使用手機找尋有購買意願的商品資訊,56%的消費者在用手機找資料後一小時內會決定購買。 調查結果顯示,台灣消費者的購物流程比想像中短,生活用品平均最終購賣意願決定花費時間為2.6天,流行服飾為2.7天,而3C產品所需時間較長,平均是4.1天。 Facebook大中華區行銷科學總監王斌表示,比起傳統媒體,線上媒體在全購物歷程四個階段:了解產品以及和品牌互動、逛商品、購物階段、到最後使用和分享產品,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因為行動商務帶來的改變,品牌應打造更豐富、身歷其境與直接的互動體驗。 不過,王斌提醒,不同產業與品牌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行銷模式,品牌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產品特性,依照自己所擁有的行銷元素,整合Facebook的廣告工具,才能準確運用、溝通到對的族群,將產品優勢極大化。1051027DC559130E3DE91C3
arrow
arrow

    gqa324h8x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